深圳市基督教侨城堂
网站首页
教会简介
信仰栽培
初信之光
生命成长
门徒培训
信仰资讯
主日证道
生命见证
基督生活
基督中国
荣耀敬拜
灵粮推荐
新闻动态
主日预告
读经计划
教会培训
教会活动
英文团契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教会奉献
搜索内容
SHENZHEN CHRISTIAN QIAO CHENG CHURCH
来11:1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搜索
标题
摘要
内容
最新公告:
呼吁为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专项奉献
通知:侨城堂2月26日崇拜通知!
通知:侨城堂2月19日崇拜通知!!!
喜报:侨城堂本周线下崇拜恢复通知!!!
2022年 新春祝福
信仰咨讯
Faith consultaion
主日证道
生命见证
基督生活
基督中国
荣耀敬拜
灵粮推荐
2
《正常的基督徒生活》二、基督的十字架——倪柝声
来源:
转载
|
作者:
LL
|
发布时间:
2020-11-27
|
2255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二章 基督的十字架
我们已经看过,罗马一至八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说到血对付我们所作的,第二部分说到十字架对付我们所是的。我们需要血来赦免,我们也需要十字架来拯救。我们在前面已经简略的说过了第一部分,现在我们要来看第二部分。不过在我们说到第二部分之前,我们要再题起这几章圣经中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加重的给我们看见,这两部分在主题上与讲论上的不同。
进一步的区别
罗马四章和六章分别题到复活的两方面。
四章二十五节把主耶稣的复活与我们的称义连在一起。
使徒说,‘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
’这里乃是说到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
而六章四节乃是说到复活将新的生命分给我们,使我们能过圣洁的生活。
他说,‘…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从死里复活一样。
’这里所说的乃是行为。
在这两部分里面,五章和八章又分别说到平安。
五章说到与神相安(中文圣经译成相和)是信靠祂的血而得称义的结果。
使徒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
’(五1)。
这是说我的罪既得了赦免,我就不再因着神而惧怕和不安了。
从前与神为仇,现在已经借着祂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10)。
可是我很快又发觉,我就是使我得麻烦的一个大原因。
我里面仍然不安,因为在我里面,有一个东西拉我去犯罪。
我与神相安了,可是与我自己却不相安;
在我的心中事实上还有内战。
这光景,罗马七章说得很清楚,我们在那里看见,在我们的里面,肉体与灵有致命的冲突。
但是从这里却引进了八章所说的,在灵里行走而有的深处的平安。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
’因为‘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
’‘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
’(八6 ~7)。
我们再往下看, 就会发觉这段落的头一部分, 大致是对付称义的问题(三24~26,四5,25),而第二部分主要所论到的,乃是相接的成圣问题(六19,22)。
当我们知道了因信称义这宝贵的真理,我们所知道的仍然不过是故事的一半。
我们所解决的只不过是在神面前的地位。
当我们继续向前去,神还有更多的东西要给我们,就如,我们行为问题的解决。
这几章圣经里面思想的发展,就是要强调这一点。
在每件事情上,第二步总是从第一步来的;
如果我们只知道第一步,那么,我们仍然将过一种在正常以下的基督徒生活。
然而我们怎样才能过一种正常的基督徒生活呢?
我们是怎样进入的呢?
当然,首先我们必须得着罪的赦免,必须得著称义,必须与神相安;
这些是我们不可少的基础。
但是即使我们有了因信基督而建立的基础,照着上面所说的,明显的我们还必须再往前去。
所以我们看见,血是在客观方面对付我们的罪行。
主耶稣作为我们的代替,已经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担当了我们的罪,所以就为我们取得了赦免、称义、与和好。
现在我们必须再进一步在神的计划里,明白祂如何对付我们里面的罪性。
血能够洗净我的众罪,但是血不能洗净我这个‘旧人’。
我这个旧人需要十字架来钉死。
血对付罪行,而十字架对付罪人。
在罗马书头四章里面,你难得找到‘罪人’这一个辞。
因为在那几章里面,主题并不是罪人,主题乃是他所犯的罪。
‘罪人’这一个辞,到了五章才开始显著。
我们注意那里怎样开始说到罪人,这是很重要的。
在五章里面,罪人之所以称为罪人,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乃是因为他生而为罪人。
这个区别是很重要的。
传福音的人常常喜欢用罗马三章二十三节,‘世人都犯了罪,’来说服人,使人知道他是一个罪人;
但是严格说,引用这一节圣经来证明人是罪人,并不合理,如此引用这一节圣经,有颠倒始末的危险。
因为罗马书的教训并不是说,由于我们犯了罪,所以我们是罪人;
相反的,罗马书是说,由于我们是罪人,所以我们犯罪。
我们生来就是罪人,并不是因为犯了罪才成为罪人。
正如五章十九节所说的: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构成)罪人。
’
我们是怎样成为罪人的呢?
由于亚当的悖逆。
我们成为罪人,并不是由于我们所作的,乃是因为亚当所作并所成的。
这就如我现在说英语,但是我并不因此而成为一个英国人,事实上我却是一个中国人。
所以三章引我们注意我们所作的——‘都犯了罪。
’但是要记得,我们之所以成为罪人,并非因为我们所作的。
有一次我问一班小孩子:
‘什么样的人是罪人?
’他们立刻回答说,‘犯罪的人是罪人。
’是的,犯罪的人就是罪人,但是犯罪不过是一个证据,证明他已经是一个罪人;
那并不是原因。
不错,一个犯罪的人是一个罪人;
但是一个没有犯罪的人,如果他是亚当的族类,他仍是一个罪人,也需要救赎。
你们明白我所说的么?
有的人是坏罪人,也有的人是好罪人;
有的人是有道德的罪人,也有的人是败坏的罪人;
然而他们都是罪人。
有时我们想,只要我不作某些事,一切就都好了。
那知难处远深过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难处乃在于我们的所是。
一个中国人可以生在美国,并且一句中国话也不会说,但是他还是一个中国人,因为他生而为中国人。
我们是怎样生的,就是怎样的人。
我之所以是罪人,因为我是从亚当生的。
我之成为一个罪人,并不是由于我的行为,乃是由于血统和遗传。
并不是因为我犯了罪,所以我是一个罪人;
相反的,因为我是出之于罪恶的种族,所以我犯罪。
我所以犯罪,因为我是一个罪人。
我们很容易这样想,我们所作的虽然很坏,可是我们自己并没有这么坏。
神却再三的要我们看见,我们是邪恶的,我们的根本是邪恶的。
我们一切难处的根,就在于我们是罪人,而罪人必须被对付。
对付我们罪行的是主的血,对付我们自己的乃是主的十字架。
血为我们从我们所作的获得赦免;
十字架使我们从我们的所是得着释放。
人类的天性
我们因此来到了罗马五章十二至二十一节。
在这几节圣经里面,我们看见恩典与罪恶对比,基督的顺服与亚当的悖逆对抗。
罗马书第二部分(五12~八39)。
的开始就说这一点,我们现在特别注意这几节。
那里的议论引到一个结论,这一个结论是我们进一步默想的基础。
那个结论是什么呢?
五章十九节说,‘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神的灵在这里首先要给我们看见的是,我们是怎样的人,然后再给我们看见,我们是怎样成为这样的人。
当我们基督徒生活开始的时候,我们所关心的只是我们的行为,还没有注意到我们为人的本质;
我们的忧愁常常是为着我们的所作和所行,很少是为着我们的这个人。
我们以为,只要我们能在某些事上加以改正,我们就是好的基督徒,因此我们就着手改变我们的行动。
但是结果并不如我们所想像的。
使我们沮丧的是我们渐渐的发现,我们的难处不只是外面的行为;
事实上,我们里面的难处却更严重。
我们试着要讨神的喜悦,但是发觉在我们里面却有些东西不愿讨祂喜悦。
我们试着想谦卑,可是我们里面却有些东西拒绝谦卑。
我们试着要爱,而我们里面感觉到非常不愿意爱。
我们在外面微笑着设法显出温柔,而我们里面却明确的感觉到不温柔。
当我们越要在外面把事情加以改正,我们就越清楚,在我们里面的难处,是何等的根深柢固。
到这时我们就来到主面前向祂说,‘主啊,我现在明白了!
不只我所作的是错;
连我这个人也是错的。
’
罗马五章十九节的结论,这时开始向我们有了一点亮光。
我们是罪人,在性情上是属于神所不要的一种族类。
堕落使亚当在他的性格上有了基本的改变,他就因此成为一个根本不能讨神喜悦的罪人。
我们不仅在外表上,具有这族类的相同点,连我们里面的性格也不例外。
我们‘生来就是罪人’。
怎么会这样的呢?
保罗说,‘因一人的悖逆。
’我要试着来解释这一点。
我姓倪,这是中国一个很普通的姓。
我怎样有这个姓的呢?
这并不是我选择的。
并不是我先查了中国的姓氏表,然后选择了这个姓。
事实上我姓倪的这件事,完全不是出于我的,并且我也不能作什么以改变我的姓。
我所以姓倪是因为我父亲姓倪,我父亲姓倪是因为我祖父姓倪。
如果我的所作所为,像一个姓倪的,我固然姓倪;
就是我的所作所为不像一个姓倪的,我仍然姓倪。
无论我贵为中华民国的总统,或卑为街上的一个乞丐,我仍然姓倪。
我或作什么或不作什么,都不会改变我姓倪的这个事实。
我们是罪人,这不是由于我们自己使然的,乃是因为亚当。
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犯了罪,所以我成了罪人,乃是因为亚当犯罪的时候,我已经在他里面。
因为我是从亚当生的,所以我是他的一部分。
我不能改变这件事,我不能借着改善我的行为,就使我置身亚当之外,而不再是一个罪人。
当我在中国的时候,我有一次说到我们在亚当里已经犯了罪,有一个人说他不明白,我就试着这样向他解释。
我说,‘所有的中国人都承认,黄帝是他们的始祖。
四千多年前,他与蚩尤作战。
虽然敌人很凶猛,但黄帝却战胜了他,并且杀了他。
此后黄帝就建立了中华民族。
因此我们的民族建立于四千多年前,是黄帝所建立的。
设若黄帝未能杀死他的敌人,反为敌人所杀,试想现在的情形将是怎样呢?
你现在又在哪里呢?
’他回答说,‘根本就没有我。
’我说,‘哦,不!
黄帝死他的,你可以活你的。
’他喊着说,‘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被蚩尤所杀,那就绝对不会有我,因为我是出于他的。
’
在此你是否看见人类生命的一贯性?
我们的生命来自亚当。
如果你的曾祖父三岁就死了,你在哪里呢?
你自然也在他里面死了!
你的经历是系在他的经历上的。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与亚当的经历也是不可分的。
无人能说,我从未在伊甸园,因为从潜在的事实来说,当亚当听从蛇引诱的时候,我们都在那里,因此我们都牵涉在亚当的罪里,并且因为我们是在亚当里生的,我们就从他接受了一切由于犯罪而产生的后果——那就是亚当的性情,换一句话说,就是罪人的性情。
我们的存在是由于他,而他的生命和性情,既成为有罪的,因此我们从他得来的性情也是有罪的。
所以正如我们所说过的,我们的难处乃是在我们的遗传,并不在我们的行为。
除非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血统,我们就别无拯救。
在亚当里与在基督里
罗马五章十二至二十一节,不仅告诉我们亚当的事,也告诉我们主耶稣的事。
‘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在亚当里我们接受一切属于亚当的;
照样,在基督里我们接受一切属于基督的。
在亚当里与在基督里这两个名词,基督徒领会得太少了!
我不怕重复,我要用一个例证,再着重的说到在基督里的遗传与种族的重要性。
这例证是在希伯来书里面的。
你们记得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这封书信的前面,设法说出麦基洗德比利未更大。
他所要证明的一点就是,基督为大祭司的职任,比出于利未支派的大祭司亚伦更大。
为着要证明这一点,他首先必须证明,麦基洗德的祭司职位,比利未的祭司职位更大。
他这样作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基督的祭司职位,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七14~17),而亚伦的祭司职位,自然是照着利未的等次。
如果他能给我们看见麦基洗德比利未大,他就说明了他所要说的一点。
希伯来书的作者用一个卓越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他在希伯来七章里面告诉我们,亚伯拉罕杀败诸王回来的时候(创十四),将掳物的十分之一献给麦基洗德,并且从他那里接受了祝福。
亚伯拉罕既这样作,利未就没有麦基洗德这么大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亚伯拉罕献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的时候,在亚伯拉罕里面的以撒也献了十分之一。
同样,在亚伯拉罕里的雅各,也给麦基洗德献了十分之一。
那么,在亚伯拉罕里面的利未,也献了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
这是很显然的,位分小的向位分大的奉献(来七 7)。
因此利未的位分比麦基洗德小,亚伦的祭司职位比主耶稣的祭司职位低。
在列王争战的时候,利未尚未生出来,但是他却在他先祖亚伯拉罕的身中,并且可说,借着亚伯拉罕纳了十分之一(9 ~10)。
这就是在基督里的意义。
亚伯拉罕是信心之家的父,全家都包括在他里面。
当他向麦基洗德献上十分之一的时候,全家也都在他里面献上了十分之一。
他们不是个别献上的;
因为他们是在亚伯拉罕的里面,所以当亚伯拉罕奉献的时候,就在他的奉献上也包括了他的后裔。
在此我们看见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在亚当里一切都丧失了。
因着一个人的悖逆,我们都成为罪人。
罪既是借着他进入人类,死又是因罪而来,于是从那一天起,罪就作了王叫人死。
然而在此却有希望之光照入。
因着另一个人的顺从,使我们可以成为义。
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
罪如何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借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着永远的生命(罗五19~21)。
我们的绝望是在亚当里,我们的希望乃是在基督里。
神拯救的方法
很清楚的,神是愿意借着这个方法,引我们实际的经历从罪中得着释放。
在六章的一开始,保罗就这样问:
‘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么?
’(1)。
他的全人在这问话中惊退,大声说,‘断乎不可!
’一位圣洁的神,怎能满意祂儿女们的不圣洁和被罪捆绑?
因此他又说, ‘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 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
’(2)。
感谢神,祂为我们作了适当的预备,使我们不受罪的辖制。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我们生来就是罪人,怎能切断有罪的遗传呢?
我们是在亚当里生的,我们怎能从亚当里出来呢?
我要确定的说,主的血不能把我们从亚当里迁出来。
只有一个方法。
我们既是借着生进入的,我们惟有借着死出来。
要去掉我们的罪性,我们必须去掉我们的生命。
罪的捆绑既是因生而开始,那么罪的释放惟有借着死而引进。
这正是神为我们预备的脱离罪的方法。
得释放的秘诀就是死。
所以圣经说,‘我们在罪上死了。
’(2)。
然而我们怎能死呢?
许多人曾尽力设法要脱掉他们有罪的生命,却发觉有罪的生命牢不可去。
那么蒙拯救的路在哪里呢?
蒙拯救的路并不在于我们杀死自己,乃在于承认神已经在基督里对付了我们。
使徒保罗接着的话正好说明了这意思:
‘岂不知我们这受浸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浸归入祂的死么?
’(3)。
如果神已经在基督耶稣里对付了我们,那么我们必须在祂里面,拯救的方法才有功效。
这样,在基督里是一个大问题了。
我们怎样进入基督里呢?
这件事仍然必须借着神。
事实上我们是无法进入的,并且更重要的是,我们根本用不着设法进入,因为我们就在祂里面。
我们所不能替自己为力的事,神已经替我们作成了。
祂已经把我们放在基督里。
林前一章三十节的话真好,我想那是整本新约中最好的经节之一。
使徒说,‘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
’是怎样得在的呢?
‘是本乎神。
’赞美神,进入基督里的事,神没有留给我们自己去设计、去努力。
我们无须自己计划如何进入,因为神已经计划了,不只计划了,并且还成全了。
你们得在基督里是本乎神。
我们已经在基督里,因此我们不需要再想法进入。
这是神的作为,并且已经成全了。
如果这是真的,一些事就随着而来。
在我们所引希伯来七章的例证里,我们看见所有的以色列人——连同还没有出生的利未-都在亚伯拉罕里献了十分之一给麦基洗德。
他们并不是分开个别献的,乃是当亚伯拉罕奉献的时候,他们是在亚伯拉罕的里面,所以亚伯拉罕的奉献也包括了他所有的后裔。
这正是我们在基督里的一个预表。
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死的时候,我们都死了——不是个别去死的,因为那时我们还没有出生。
因为我们在祂里面,所以我们就在祂里面死了。
使徒说,‘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
’(林后五14)。
当祂被钉在十字架上死了的时候,我们也都被钉死了。
我们在中国乡村传道,常常要用很简单的比方,来说明深奥的真理。
我记得有一次我拿了一本小书,在书里夹着一张纸,我对那些乡下人说,‘请你们现在注意看。
我拿了一张纸,这张纸有它自己的样子,与这本书完全不同。
现在这张纸对于我没有什么特别用处,我把它放在这本书里面。
我现在把这本书寄到上海去,试问这张纸结果在哪里呢?
能不能书到了上海,这张纸却仍留在这里?
这张纸会与这本书有不同的命运么?
显然不会!
虽然我只是把这本书寄去,但是因为这张纸已经被我放在书里面,所以书到了那里,这张纸也到了那里。
倘若我把这本书扔在河里,纸也被扔在河里;
如果我快快把书捞了起来,这纸也被捞了起来。
这书所经历的一切,这纸也同样经历,因为这张纸是在这本书的里面。
’
‘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
’神自己已经把我们放在基督里面,所以凡是祂在基督身上所作的,也已经作在凡在基督里的全族类。
我们与祂是同命运的。
凡祂所经历过的,我们也经历过,因为我们是在基督里,这就使我们在祂的死和复活上都得与共。
祂已经在十字架上被钉死,我们又怎样呢?
难道我们必须求神也把我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么?
绝不需要!
当基督被钉死的时候,我们也被钉死了;
祂的被钉死既是已过的事实,那么我们的被钉死绝不能是一种将来的事。
我向你们挑战,你不能在新约里找出一节圣经,说到我们的钉十字架是将来的事。
在希腊文里面,说到钉十字架所用的一个字,在时间上是永远过去式(参罗六6,加二20,五24,六14)。
正如从来没有人借着钉十字架自杀,因为在身体上这是不可能的;
照样,在属灵方面,这也是不可能的。
神没有要我们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
当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时候,我们也被钉了,因为神把我们放在祂里面,我们已经在基督里死了,这不仅是一个教义,并且是一个永远的事实。
祂的死与复活的代表性与包括性
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死,流出祂的血,就以祂无罪的生命为我们赎罪,满足了神的公义和圣洁。
只有神的儿子有这样作的特权,此外无人能分担救赎的工作。
圣经从来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和基督同流血,因为祂是在神面前单独为我们作赎罪的工作,任何人都不能有分。
但是主的受死不仅是为着流血,祂死同时是为着要我们也死。
他是代表着我们死,在他的死里,包括着我和你。
我们常常用替死和同死来说到主死的两方面。
同死是一个很好的辞,但是同死的说法,会令人误以为同死的事实,是从我们这一面开始的,是我要与主一同死。
我同意这个辞是对的,但是在应用上不能太早。
最好先从主把我包括在祂的死里的事实开始。
是主包罗万有的死,将我放在与祂同死的地位上。
并不是我自己去与祂同死,使我被包括在祂的死里面。
是神将我包括在基督里,这才是重要的。
这是神已经作成的事。
为着这个缘故,新约里面的这几个字——在基督里——我真是感觉它们的宝贵。
主耶稣的死是包罗万有的。
希伯来的复活也同样是包罗万有的。
我们已经在林前一章里面看见,我们是在基督耶稣里。
在同一封书信的末了,我们又看见关于这事更丰富的意义。
在林前十五章四十五节与四十七节中,有两个显著的名字或衔头,用来说到主耶稣。
在那里主被称为末后的亚当,也被称为第二个人。
圣经没有称祂为第二个亚当,却称祂为末后的亚当;
圣经不说祂是末后的人,却说祂是第二个人。
我们要注意这里的区别,因为里面藏着一个极重要的真理。
作为末后的亚当,基督是人类的总体;
作为第二个人,祂是一个新族类的元首。
所以在这里我们有两个联合,一个是关于祂的死,另一个是关于祂的复活。
第一,祂与人类联结,作了末后的亚当,在历史上是开始于伯利恒,而终结于十字架与坟墓。
祂把所有在亚当里面的,都归结在祂自己里面,然后带到审判与死亡。
第二,祂是第二个人,我们与祂联合,这乃是从复活开始,而终结于永远——那就是说永无终了。
祂的死已经除去了第一个人,因为神的目的在第一个人身上已经失败了。
祂从死里复活作了新族类的元首,神的目的在新族类身上将要完满的实现。
因此当主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祂是以末后亚当的身分被钉死的。
所有在头一个亚当里面的一切,都集中在祂身上而被除去了,我们都包括在里面。
祂来作末后的亚当,就除去了旧的族类;
祂来作第二个人,就带来了新的族类。
祂乃是在祂的复活里面作第二个人,这里面包括着我们。
‘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
’(罗六5)。
我们在末后的亚当里面死了;
我们在第二个人里面活着。
因此十字架是神的一个权能,把我们从亚当里迁到基督里。
上一篇:
11月29日 恩典的......
下一篇:
29.加尔文 | 祈......